专业建设

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

首页 >> 专业建设 >> 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 >> 正文

药学院药品经营与管理教研室开展课程思政元素融入课程专题研讨会

发布日期:2021-06-24    作者:图/文:药学院 杨瑶     来源:    点击:

为了增强课程思政教育,药学院药品经营与管理教研室在6月24日下午开展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课堂的专题研讨会,刘韬、段毅伟、陈建雯、杨瑶、黄俊霞、张梦迪6名老师参加了此次会议。

刘韬老师在会上说道:根据国家提出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课程思政成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其本质上还是一种教育,是为了实现立德树人。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解决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的问题,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优良传统和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它始终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注重加强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传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引导当代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从而为社会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接下来各位老师就自身所授课程进行了交流和讨论,刘老师建议教研室老师们在平时的授课过程中加入“思政目标”,这样才能有的放矢进行思政育人。其中,杨瑶老师结合授课课程《医药市场营销》中医药产品品牌策略做了实际案例分享。

杨瑶老师在分享中谈到:《医药市场营销》是以医药科学、管理学等为基础建立的一门独立学科,专门研究医药市场,是药学专业、中药学专业、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核心课,是为培养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性技能型的、专科层次的专业人才服务的。除此之外,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也是重要的一部分,有德有才是专业培养的宗旨,而课程思政的重点就是注重育德,其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同向同行,实现协同育人。在分享中,她把课程思政元素与课程内容进行了有机融合:

一、带学生走近中国传统医药品牌,培育学生文化自信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许多场合提到“文化自信”,特别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对文化自信特别加以阐释,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这种深厚的自信来源于我们上下五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在本堂课中,借云南白药、同仁堂、东阿阿胶等优秀传统品牌让学生了解传统医药文化,云南白药品牌的发展史让同学们深刻地认识到民族品牌的文化内涵,以小见大,让学生去了解更多优秀的传统文化,让文化自信根植学生内心,从内到外实现文化育人。

二、借医药品牌故事让“四史”教育进课堂,树立学生历史观

在课堂中给学生讲述云南白药的品牌故事;台儿庄战役抗日战争中是一次非常重要的战役,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战无不胜的神话,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抗日信心,此次战役中来自云南的军队身上挂着一个白色粉末瓶,他们受了伤就吃一点、敷一点,接着上战场拼杀。这个白色粉末就是云南白药的前生百宝丹。通过云南白药品牌文化和中国近现代史的连接,鼓励学生学习“四史”,形成良好的历史观。

三、维权意识要有,守法意识要强

讲到品牌和商标时,引导学生在维护自身知识产权的同时,也要遵守法律法规,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切勿作出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事情。

四、传统医药品牌的未来,创新拥抱明天

课程小结时,引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传统医药品牌的明天该如何发展,在新经济时代,该如何抓住机遇发展传统医药品牌。传统与创新之间该如何平衡。

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作为医药营销人员的担当与使命;传统品牌如何年轻化。将优秀的传统品牌文化传递给更多的人认识、走向世界。

四、经过研讨,老师们对课程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有了更深的理解,并表示在自己所授课程中有很多课程思政元素可以运用,我们将进一步探索更多的与课程的契合点,让课程思政显隐结合,让学生能在宽松的课堂情境中潜移默化的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