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学院一名普通教师,我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作为新时代的亲历者与建设者,有幸参与到充满希望的“十五五”新征程中,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核心要义在于强调制度建设的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作用。在深入学习全会精神的过程中,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国家发展的磅礴气势,更是一种催人奋进的使命感。这次全会不仅为国家的未来发展描绘了宏伟蓝图,更为我们边疆地区的职业教育指明了方向。结合个人岗位实际,我深刻体会到,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既是国家政策的执行者,也是边疆健康事业的建设者,必须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以实际行动践行教育报国的初心。
一、政策引领:教育强国与边疆发展的双重使命
红河卫生职业学院正值新一轮“双高”建设,作为边疆地区的高职院校,肩负着培养基层医疗卫生人才、服务区域健康需求的重任。学校要根据“五金”(金专、金课、金师、金地、金教材)建设要求,优化专业设置、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抓手。结合边疆地区常见病、多发病的特点,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课程资源,让学生掌握“用得上、留得住”的实用技能。
同时,“十五五”规划中关于“数字中国”的部署,为边疆职教带来了新机遇。红河卫生职业学院已启动智慧校园建设,通过虚拟仿真技术、远程教学平台等,打破了时空限制,让优质教育资源惠及更多学生。让学生在模拟场景中反复练习,有效提升了临床思维能力。这种数字化赋能,正是落实国家战略的具体实践。
二、边疆特色:国际化办学与健康中国战略的融合
红河卫生职业学院地处中越边境,具有“辐射东南亚”的独特区位优势。学习全会精神后,我更加认识到,边疆职教不能局限于本土,而应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2024年,我校成功招收越南、老挝留学生,在培养过程中,我们不仅传授医学知识,更注重传播中国医疗文化,让“中国方案”惠及周边国家。
在“十五五”规划中,“健康中国”战略被赋予更高权重。作为教师,我深刻感受到,边疆地区的健康需求与内地存在差异。基层卫生人才短缺问题突出,这促使我们调整教学计划,增加课程,为边疆健康事业输送“下得去、用得好”的毕业生。
三、立德树人:以师者匠心铸就学生未来
作为教师,我深知,医学教育不仅是技能的传授,更是医德医风的塑造。在课堂上,结合抗疫英雄、科技研发、创新屡获新高等事迹,引导学生树立“敢于创新、勇于担当”的职业精神;在实训中,坚持“严管厚爱”,通过标准化操作考核,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
四、个人成长:在国家战略中实现自我价值
学习全会精神后,我更加明确,个人的成长必须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作为教师,我积极参与学校“十五五”规划编制,在边疆医药卫生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等方面建言献策。
同时,我坚持将政治理论学习融入日常教学,通过“课程思政”将党的方针政策转化为生动案例,激发他们的职业使命感。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和“十五五”规划,为我们边疆职教工作者指明了方向。作为一名普通教师,我将继续以“金师”标准要求自己,在专业建设、教学改革、学生培养中践行初心使命。我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边疆地区的职业教育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更多力量!
文:缪丹
一审:代梦欢
二审:龙朝君
三审:孟方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