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红河卫生职业学院中医学院

中医药文化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文化 >> 正文



霜降:秋尽冬来,凝露为霜
日期: 2025-10-23      信息来源:      点击数: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又至深秋,寒风渐紧,霜凝气肃这是秋天的最后篇章。在这一年之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时节里,我们该如何养护好自己的身心呢?

(图片来源:人民网)

当霜华覆满庭柯,饮食便成了最妥帖的暖意,秋季多燥,饮食应以滋阴润燥、调养脾胃为主,因此霜降适合吃南瓜、板栗、柿子、莲藕、山药、白萝卜、豆浆、花生、芝麻、红薯等食物,这些食物既能润燥,又能增强脾胃功能。

推荐款养生食谱

川贝冰糖雪梨:雪梨去核切块,与川贝、冰糖同,润肺止咳。

银耳莲子百合羹:银耳泡发撕朵,与莲子、百合慢炖,缓解皮肤干燥与口干。

温蜂蜜水:晨起空腹饮用,润肠通便。

当归生姜羊肉汤:羊肉切块,与当归、生姜同煲,可加山药、莲子,驱散寒凉。

需避开两类食物:

生冷寒凉类:如螃蟹、西瓜、冰淇淋,防止损伤脾胃阳气,引发腹泻腹痛。

辛辣刺激类:如辣椒、花椒、姜蒜,避免加重秋燥,导致咽喉肿痛、便秘。


到了霜降时节,蜂蝶匿迹,蛙虫无声这是万物敛藏的生命节律昼夜温差如翻覆的书页,一面是暖阳,一面是寒凉。起居作息当顺时而变,在细节处藏好暖意,为冬日的安康埋下伏笔。在作息上,宜遵循“早睡晚起”的自然节律,每晚尽量在九点至十一点之间入睡,此时是人体养阴的关键时期,充足睡眠有助于温养阳气、恢复体力让晨起时多一精神清晨不必急于起身,待窗外太阳升起,寒气渐散,再推开窗迎接晨光,避免过早外出被寒气侵袭。霜寒露重,在穿衣上,保护好颈部、肩部、膝关节、脚部寒气易侵之处每晚睡前用温水泡脚,也可缓解疲惫,改善睡眠。室内注意通风,让新鲜空气涌入,驱散室内浊气,通风时需注意拉上薄帘,避开风口,避免受若室内空气干燥,可在室内放一盆清水,让皮肤与呼吸少一份干燥紧绷。

临近重阳,最适宜的运动当属登高寻一处有秋景的山径,拾级而上,看漫山红叶与经霜的草木,呼吸山间清新空气,既锻炼心肺,又能在美景中放松心情另外,打太极拳与八段锦也很合适,动作缓慢柔和,伴着呼吸起落,疏通经络,调节气血,老少皆宜。此时运动不必追求剧烈,宜选温和之法,在秋光中舒展身体,让活力与节气的静谧相融。同时避开早晚低温时段,防止寒气入体引发不适。

霜降时节,草木渐枯,落叶飘零,易让人生出愁绪。此时情志养生,当借秋景之美,疏解心绪,让心情如秋日晴空般明朗。“霜打菊花开”,此时菊花傲霜盛放,天气晴朗时,走出家门,去公园赏菊,看千株菊花在霜风中摇曳,或去郊外漫步,看田埂上的野草、山间的红叶,呼吸带着秋意的新鲜空气。自然的生机与辽阔能抚平内心的褶皱,让忧愁随秋风散去,只留一份平和与豁达。

霜叶染秋深,寒风携霜至,愿你在这霜华满径的日子里,能将饮食的温补、起居的暖意、运动的活力、情志的平和藏进日常,让身心在秋的余韵中积蓄力量,待冬日来临,仍能保有一份自在与安康。

图文:刘坤

一审:王芸芝

二审:韩利

三审:王丕琦


地址:红河卫生职业学院行政楼707、红河卫生职业学院北教学楼611

中医学院办公室电话:0873-3057497
中医学院辅导员办公室电话:0873-3057510


版权所有 红河卫生职业学院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