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是春季的第五个节气,此时斗柄指向乙位,太阳到达黄经15°。随着气温不断升高,形成清明时节独有的物候:“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鴽;三候虹始见”;阳光明媚,草木欣欣向荣,百花争艳,大自然生机勃勃。
清明不仅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纪念祖先、表达孝道和慎终追远的传统文化节日。清明节,亦称踏青节、行清节,人们遵循古俗祭祖扫墓,以此表达对英烈、先辈的怀念与尊敬。此时,易引发感伤情绪,影响肝气疏泄,因此宜增加户外运动如踏青、放风筝、荡秋千,接触自然光线,促进阳气升发,有助于调节情绪,保持心态平和。
春季对应五行中的木,与肝脏紧密相关。清明时节肝阳升发,易引发情绪波动,可选择角调式音乐调养肝脏,如民族乐曲《江南丝竹》或融合自然元素的《森林狂想曲》,旋律舒展悠扬、节奏轻快不急促,可促进气血舒畅,防止肝郁。
饮食上,多吃小米、南瓜、红枣等甘味食材,少吃柠檬、山楂等酸味食物,避免肝气过旺。食物烹饪以蒸、煮、拌为主,减少油炸、辛辣煎炸食物。
以下为大家推荐几款清明养生食谱:
一汤:枸杞叶猪肝汤。
食材:鲜枸杞叶200克、猪肝200克,枸杞少许,香油、盐白胡椒、姜。
做法:猪肝洗净加料酒和盐浸泡30分钟,取出洗净切片,加香油、盐、白胡椒,腌制30分钟去腥备用,猪肝焯水;另备水适量加少许姜丝、香油,水开后放枸杞叶和枸杞,倒入焯过水的猪肝,加入盐、白胡椒,水开后煮1-2分钟。
功效:养血补肝明目。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一茶:三花疏肝茶。
食材:玫瑰花5朵、菊花3朵、茉莉花3克、陈皮3克
做法:沸水冲泡,焖5分钟代茶饮。
功效:疏肝解郁,缓解春季情绪低落。
注意:经期女性去菊花,体寒加红枣2个。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一点:艾草青团(时令点心)。
食材:糯米粉200克、艾草汁150毫升(也可选用艾草粉)、豆沙馅/芝麻馅适量。
做法:艾草焯水打汁,与糯米粉揉成面团;包入馅料蒸15-20分钟,趁温热食用。
功效:艾草温经散寒,糯米健脾(但不易消化搭配山楂陈皮茶助消化,每次食用1个为宜)。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图文:郭瑾
一审:王芸芝
二审:韩利
三审:王丕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