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红河卫生职业学院中医学院

中医药文化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文化 >> 正文



雨水:东风散为雨,春回万物兴
日期: 2025-02-18      信息来源:      点击数:

冬日的寒意逐渐消散,雨水随着春风在夜里悄悄落下,无声地滋润着万物,带来勃勃生机与希望,大自然正以它独有的方式,悄然唤醒沉睡的大地。

5CE36

(来源:人民网)

雨水为春之序曲,冰雪融化,万物复苏。古人有云:“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

雨水节气,降雨逐渐增多,地湿之气渐升,湿邪易困中焦脾胃,因此养生重在防湿邪,调脾胃。那我们该怎么调养身体呢?

在饮食调节上宜吃一些健脾祛湿的食物,可选择薏苡仁、芡实、白扁豆、山药、小米、鲫鱼等;也可服用养生粥,孙思邈《千金月令》中提到“是月宜食粥,有三方:一曰地黄粥.......二曰防风粥......三曰紫苏粥”,还可常食金橘山药小米粥、茯苓粥、党参山药薏苡仁粥等;对于平素易生气或常感郁闷,肝气不舒者,宜选用玫瑰花、茉莉花、合欢花等泡水茶饮。另外,还应少吃生冷黏杂或辛辣温热之品,以免伤害脾胃。

5B282

(来源:人民网)

其次在精神上,雨水期间天气变化无常,容易引起人们的情绪波动,“凡愤怒、悲思、恐惧,皆伤元气”,应静心寡欲、不妄作劳,以养元气。

民间有俗语: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在起居上,应规律作息,晚睡早起,有利于肝气生发。此外,春天容易出现“春困”,我们可以通过按摩内关、神门、三阴交等穴位达到安神定志,改善睡眠的作用。

雨水时节,人们容易出现胃肠不适,睡前“摩腹”(仰卧于床,搓热双手,以肚脐为中心,用掌心沿顺时针方向由内向外按摩36周,再逆时针方向由外向内按摩36周),可以促进消化,调理脾胃

672D6

(来源:新华社)

春雨贵如油,滋润万物生。愿这绵绵春雨,不仅滋润大地,更能滋润我们的心田,让我们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期待,迎接春天的到来。

                                  图文:刘坤

                                 一审:王芸芝

                                 二审:马佩宏

                                 三审:王丕琦


地址:红河卫生职业学院行政楼707、红河卫生职业学院北教学楼611

中医学院办公室电话:0873-3057497
中医学院辅导员办公室电话:0873-3057510


版权所有 红河卫生职业学院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