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是24节气之首,意为一年之始。一般以太阳运行至黄经315°为立春开始。2025年立春交节时间为2月3日22时10分。立春又分为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蜇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春回大地,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由此而始。
在民间,立春既是节气,亦是节日。因此,民间有许多活动。例如报春、打春牛、咬春、探春等活动,皆是一年开始,万物俱新,是对新的一年万事如意、五谷丰登的企盼。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有云:“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
心境调达,开阔自然
春应木,应五脏之肝,立春开始,阳气生发,因肝主怒,在立春后,人体肝阳易亢,因此容易情绪焦躁。故而立春情志养生以调理肝气,舒畅情绪为主。因此,经过冬之蛰藏后,立春正是约三五好友、家庭齐聚,进行野外踏青、春游等舒畅情绪活动的好时候。
防寒保暖,风寒不侵
起居方面,由于入春后尚有寒潮来袭,余寒未尽,故需要注意保暖,即“春捂”,避免疾病发生。“春捂”之法,要领就是“暖两头”(头和脚),“捂下身”。“二月春风似剪刀”,春季多风,风者,易侵袭肺也,因此容易导致呼吸道疾病,故而需要“防风”,正所谓“虚邪贼风,避之有时”。
省酸增甘,清淡饮食
在饮食上,需要“省酸增甘”,也就是说要增加甘味食品,顾护脾胃,避免肝旺伤脾;同时也可以选择具有生发之象的食物,但需要注意的是需要避免加醋等酸敛之品,阻碍阳气生发。因此,食物上可以选择绿叶蔬菜、芽菜等甘甜清淡、象征生发的食物,制作成春卷、春饼等;也可以制作山药枣泥糕、山药粥等进行食用;《本草纲目》记载以“五辛菜”成“五辛盘”,即以葱、蒜、韭、蓼、蒿、芥辛嫩之菜混合食用,取迎新之义。
静极而动,助阳生发
中医学有“春夏养阳”的观点,立春后轻至中等强度的运动,可以使身体保持温热、亢奋,如八段锦、太极拳等传统气功项目,运动中当以微微汗出为佳,避免大汗淋漓损伤人体阳气。
律吕调阳,角韵疏肝
音乐能让人体舒缓放松,共情共鸣。五音角调,为木属,最能入肝,因此,聆听角调音乐,可以提升个体的阳气,增强体内活力,平抚情绪,舒解紧张。代表音乐有《阳春》《胡笳十八拍》等。
总之,“一年之计在于春”,立春后是“生长化收藏”新一轮轮回的开端,做好健康顾护,契合“天人合一”理念,顺应自然,相得益彰。
文:王芸芝
一审:耿鑫
二审:韩利
三审:王丕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