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荷韵—以古鉴今读书会第二期

为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提高阅读兴趣,2022年5月18日19:30,图书馆与中医学院联合举办了第二期“书香荷韵—以古鉴今读书会”。本期读书会由中医学院团委、学生会社团工作部陈曜冉和李倩两位同学主持,现场有27位同学参加,线上有400余人观看直播,图书馆志愿者协会活动部协助布置会场、协会宣传部负责直播等,图书馆馆长潘欣、副馆长赵健美等三位老师、及中医学院副院长马佩宏亲临现场指导读书会的开展。
本期读书会主题:“医德”
推荐书目:《名老中医之路(续编)第1辑》、《名老中医之路(续编)第2辑》、《名老中医之路(续编)第3辑》、《治学与从业》。

《名老中医之路(续编)第1辑》 本书刊载了近现代97位名老中医的治学与成才之路。出版后,深受广大读者和专家的好评,为了使本套丛书继续焕发活力,又重新出版了《名老中医之路》三卷本。本次出版本着原书原貌的原则,文字上精益求精,对错字、别字进行改正,故这也可以说是《名老中医之路》的精校版。
读者分享
21级专护6班 李文娜:本书讲述了许多名医的成长之路,他们介绍了自己学医时的经历和宝贵的学习经验。老先生们即便是在战火纷飞、国内局势动荡的年代,他们也未曾放弃过对知识的追求,利用一切空隙时间读医书、学医案,不懈追求的学医、行医精神让我感触颇深。
21级助产1班 赵胜颖:本书里面讲述了很多近代中医大家的成长之路和宝贵的学习经验。纵观这些名老中医成长之路,我们发现每个名医的背后除了要经历寒窗苦读多年,还要通过数次临床实践来丰富职业生涯。



《名老中医之路(续编)第2辑》 本书记载多名老中医他们学习中医理论,则记诵、精读、覃思、博览,夜以继日;学习中医,临床,则尝药、侍诊、求师、省身,未曾停顿;其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更是来自实践。
读者分享
21级专护6班廖银茜:在书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学医人士都充满了对中医的热爱,他们勤学奋进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应向他们看齐,制定目标,刻苦钻研,不断在医学道路上提高自己,学以致用;朝着自己喜欢的方向去努力,一直前进,学医,要明确目标,明确方向,坚持不懈。
21级专护6班龙美玲:在这本书中我学到了一些中医学的知识,也了解了他们的学医精神,我非常想用四个字来形容他们:“大医精诚”。书中的张沛虬矢志岐黄,心系苍生;他承继医学,业精于勤,锲而不舍;读书临证,相得益彰,辩证辩病,扬长补短,善于继承,勇于创新,让我非常敬佩。孙浩的医山有路勤为径,术海无涯苦作舟,张琼林的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王霞芳的勤能补拙,欧阳慧卿的基于学习,不断实践,这些精神都非常值得我们去学习。



《名老中医之路(续编第3辑》 本共收入了117位当代名老中医,基本上涵盖了大陆以及身居海外,特别是港、澳、台地区中医界的宿老,这一点也算是弥补了老三辑所遗留下的一点缺憾。
读者分享
21级专护6班代冰冰:书中一开始就讲到:“要讲名老中医走过的路,我不禁顺着思绪回放到了70年前。12岁那年,父亲布置我的日课是背诵《内经》条文,以至背诵全文。那时只不过是奉命学医,对《内经》里枯燥的文字实在是不甚了了,当然也提不起兴趣,而关注的是父亲的高超医技。”看到这里我不禁感慨一位老中医的医者之路居然这么长远,居然有70年之久,70年有多少人能够坚持下来呢?身为一名未来的医者,读了此书后,我对我未来的道路有了许多感想,一名优秀的医务工作者就是要学会慎独,在遭受非议,不重视时也要坚定自己。


《治学与从业》 本书是由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书籍,作者是张之南,在2007-8-1出版。本书汇集了历年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所写的一些有关文章,有的是多次讲话,最后成文,曾在内部或其他刊物上发表过,本次又加修订者;内容涉及医德、素质、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医疗、教学、临床研究等方面,大都是个人的经验和体会。
读者分享
21级中药3班李绍国:一鼓作气读完张之南老师的《治学与从业》,感觉就像在现场聆听张老师的精彩演讲,张老师现身说法,娓娓道来,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课,不禁心潮澎湃 ,原来成为优秀的药师并不难。沉淀下来之后 ,我从书中呈现的医德、素质内容中读出了学医应有的职业素质和“学者必须博及医源,精勤不倦 ”的品德。
21级药学5班何蕊:书中的一个主题令我最难忘记,那就是“弘扬协和精神”,这里协和的是学生,是经历层层筛选后留下来的精英,这也体现了他们精益求精的专业态度。作为医学生的我们,更应该用高标准来要求自己,努力成为社会所需人才。


品一杯咖啡,读一本书籍;
城市的喧嚣藏于天际,
阅读的宁静藏于文字。
漫漫读书路,让我们慢慢品阅

第三期即将开启
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