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处露秋寒霜降,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是红叶落满地,橙黄橘绿,瓜果飘香的最后一站。霜降至,万物藏匿锋芒,渐失生机。
《列岫亭》
[宋]江定斋
倚槛穷双目,疏林出远村。
秋深山有骨,霜降水无痕。
天地供吟思,烟霞入醉魂。
回头云破处,新月报黄昏。
这首诗描写了霜降时节的深秋山景。倚栏远眺,落叶疏林,可以看到村外的疏林,落木无边,古木苍茫,秋气渐深,使秋天的山也多了一份苍健之气,江上水浅。诗人感觉到天地烟霞与其融为一体,蓦然回首,时间却已是新月黄昏,秋季悄无声息就已经走到了季节的深处。

秋将止,冬将至。送寒露,迎霜降,待立冬。霜降是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天气转凉的一个节点,进入了霜降,也就意味着秋天即将跑到终点站,冬天已经在起点蓄势待发了。 秋风送凉意,迎寒入冬门。霜降来临,在清晨,万物都会不约而同着上银白如锡的衣裳,是有“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之意,而人们都好像仙侠小说里的人物个个吞云吐雾,充满了“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之感。



霜降时,我国一些地方的人有吃柿子的习俗,寓意“好柿成霜”,也有人认为霜降吃柿子可以御寒,能补筋骨。霜降有一些传说。有一年霜降节,三旬九食的朱元璋饿得饥火烧肠,两眼发黑,四肢无力。他踉踉跄跄的走到一小村庄时,发现村边的一处烂瓦堆里长着一棵柿子树,上面结满了通红饱满的柿子。朱元璋一见,兴奋极了,使出浑身力气爬到树上,饱餐一顿,这才得以绝处逢生。而且相传他整个冬天没有流鼻涕,便有了“冬天吃柿子,一冬不流涕”之说。

霜降碧天静,秋事促西风。霜降,一个让人听着就心生悲凉,寂寥之感的节气。因为霜降来临,气温骤降,连晚风都不再温柔,迎面而来的晚风个个手持利刃,总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刮过你的脸庞耳畔。凛冬将至,云卷云舒。霜降叩门,红柿满园。寒霜袭人,勿忘添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