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部动态

院部动态

首页 >> 院部动态 >> 正文

文化 时光留下的痕迹

发布日期:2020-06-28    作者:文 茶玲佳     来源:    点击:

中国传统文化起源于远古文化时期的神农氏时代以前,依据中国历史大系表顺序,经历了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炎帝、黄帝轩辕氏、尧、舜、禹等时代,《先秦史》云:"吾国开化之迹,可征者始于巢、燧、羲、农。"发展至今,形成具有丰富多彩文化元素的灿烂文化。

文化是与人和自然相并列的社会三要素之一,没有文化就没有人类的存在和发展。所以说文化关乎社会的进步,关乎民族的传承,也关乎个人的发展。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千万年来祖先为我们留下的是什么。

答案是:文化文化带来的震撼是跨越民族的,且同时也在彰显民族的传统与精神。

从古至今,中华民族都十分注重个人品格的修养。孟子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这里所谓的浩然之气,浩是对大与多的形象概括,一般指气势。浩然之气就是正气和大气,指涉的是正大刚直的精神。所谓气节、刚正、坚贞等关于人的高尚品格的东西,都属于人文修养的重要内容,而道德崇高也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价值观中的重要评价标准之一。

兼于道德和品格的是人们的处世哲学,其中充盈着丰富的文化修养内涵。比如“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说的是人的欲求克制;“歉退是保身第一法,安详是处事第一法,涵养是待人第一法,寡欲是养心第一法”以及“勿言无益身心之语,勿为无益身心之事,勿近无益身心之人,勿入无益身心之境,勿展无益身心之书”等都在旨在人的文化修养,特别是品格的修养。因为个人良好品格的养成不仅要“养”而且要“修”,要不断地修正、端正,不断地浇水施肥,小树才能成材。

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的代表之一,具有其独特的魅力和光彩。说到这里,相信大家都不陌生由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在刚刚播出的时候就吸引了不少大众的眼球,它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唤醒了很多大众对中国诗词的记忆,也带动了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各个历史进程都善于用优美生动的语言记录自己的历史、表达自己的思想、抒发美好的情感,从而形成了光辉灿烂、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学。

既然说到了中华文化,那肯定是忽略不了中国书法的。中国的书法是以汉字为基础,用毛笔书写的,具有四维特征的抽象符号艺术,反映了人作为主体的精神、气质、学识和修养。书法也是中国特有的艺术,中国五千年璀璨的文明及无与伦比的丰富文字记载都已为世人所认可,在这一博大精深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的书法艺术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艺术语言再现了这一历史性的嬗变过程。书法艺术在历史的嬗变中又释读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内涵。中国书法艺术的形成、发展与汉文字的产生与演进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连带关系。

我们的中华文化在不断给我们带来精神洗礼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自信,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认真学习那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感受它给我们带来的独特魅力的同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它们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