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卫生职业学院体育部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体育部概况  师资队伍  体育课程  科研  课余锻炼  特色项目  体育场馆  学院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体育课程>>教学文件>>正文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2017-08-25 14:53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一、课程代码:99999107

二、适用专业:高职护理、助产、药剂、康复、影像等专业

三、学时学分:108 学时   2学分

四、课程定位

大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学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它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

五、课程设计思路

()课程基本理念

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体育与健康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构建了技能、认知、情感、行为等领域并推进课程结构,融合了体育、生理、心理、卫生保健、环境、社会、安全、营养等诸多学科领域的有关知识,真正关注学生的健康意识、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养成,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确保“健康第一”的思想落到实处,使学生健康成长。

2.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

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坚持终身锻炼的前提。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都应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运动兴趣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

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体育与健康课程关注的核心是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成长。从课程设计到评价的各个环节,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在注重发挥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和挖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和学习潜能。

4.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体育与健康课程充分注意到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根据这种差异性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从而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完成课程学习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

()课程设计思路

1.高职体育与健康课程要充分考虑学生原有的身体素质、体育素养和未来发展目标,并与高等职业教育的总体培养目标相一致。

2.高职体育与健康课程设计既要充分考虑体育学科的一般任务、目标和要求,也要充分体现职业教育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对体育学科的特殊要求。

3.高职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内容:体育与健康理论基本知识、田径、篮球、排球、足球、太极拳、形体训练、健美操。

4.高职体育与健康课程在学院大一、大二年级开设,共三个学期。

六、课程目标

1.课程总目标

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学生将:

1)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

2)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

3)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

4)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5)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6)提高与专业特点相适应的体育素养。

2.学习领域目标

1)运动参与目标

①积极参与体育的学习和锻炼;

②用科学的方法参与体育活动,体验运动乐趣与成功。

2)运动技能目标

①学习体育运动基础知识;

②学习和应用运动技能和方法;

 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

3)身体健康目标

 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

 发展体能;

③具有关注身体和健康的意识;

 懂得营养、环境和不良行为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4)心理健康目标

①了解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作用,认识身心发展的关系;

  正确理解体育活动与自尊、自信的关系;

③学会通过体育活动等方法调控情绪;

④形成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

5)社会适应目标

 具备与专业特点相适应的体育素养,以适应社会专业工作需要;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

 学会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

七、职业能力与教学内容标准

模块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职业能力

田径

体育与健康知识、短跑、中长跑、立定跳远技术

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学会短跑和中长跑的技术,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水平。

通过学习田径项目,从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学生的速度、力量、协调、柔韧等素质。

篮球

篮球裁判法、篮球运球、传接球衣、投篮技术

通过教学让学生学会篮球运球、传接球衣、投篮的技术,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水平。

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和较好掌握篮球的运、传、投动作技术和简单的战术及裁判法知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学生的速度、力量、协调、柔韧等素质。培养学生积极性思维、自信和一定的抗挫折能力,养成关心他人,增强社交活动能力。

排球

排球运动的基本规则,排球的传、垫、扣、拦、发动作技术和简单的战术。

掌握排球的基本技能,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练习,学会自我锻炼的方法,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

通过学习排球基本技战术,使学生能够掌握排球的传、垫、扣、拦、发动作技术和简单的战术,提高肌体的力量、速度、灵敏、协调、配合等专项素质和运动能力。增进健康,强健体魄。通过排球比赛,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调节自身心理的手段和方法,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健美操

健美操的基本步法、套路。

 

要求:发展学生的协调性、柔韧性,发展空间体位感觉,培养学生勇于挑战、勇于克服困难等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健美的体型。

通过健美操的学习改善心理状态、克服心理障碍,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应用适宜的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在运动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感觉。

形体训练

基本姿态的训练、基本力量的训练、套路。

 

要求:发展学生的协调性、柔韧性,发展空间体位感觉,培养学生勇于挑战、勇于克服困难等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健美的体型。

通过形体训练的学习改善心理状态、克服心理障碍,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应用适宜的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在运动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感觉。

太极拳

简化24式太极拳套路。

 

要求:做到动作优美、刚柔相济、节奏鲜明。

通过学生武术的相关知识,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传统民族文化,在学练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精神。通过学习武术的基本功、基本动作以及武术套路,从而使提高学生的有氧耐力、协调、柔韧等素质。

 

八、教学组织

模块

内容

学时

理论

实践

合计

体育与健康知识

1.体育的产生与功能  2.体育锻炼的科学规律

3.怎样才算健康   4.健康养成进行时

5.健康指南

2



田径

50米、800米、立定跳远


18

18

篮球

1.起源  2.基本规则  3.基本技术

4.基本战术

4

28

32

排球

1.起源    2.基本规则    3.基本技术

4.基本战术

2

28

30

健美操

1.健美操的基本知识

2.健美操的术语及基本动作

3.大众健美操的组织竞赛与规则

4.1-2级大众健美操

2

34

36

形体训练

1.形体训练基本知识

2.形体训练实践篇

3.常见的身体发展不平衡或畸形的矫正法

4.健康减肥

2

34

36

太极拳

简化24式太极拳套路。

1

19

20

    体操

前后滚翻、燕式平衡、肩肘倒立、单肩后滚翻


12

12

        




 

九、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

①讲解法和示范法;②完整法和分析法;③练习法;④游戏法和比赛法;⑤纠正错误法;⑥帮助法;网络法

2.组织形式

 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练习为主线”的原则;

 强调以实践练习为主,以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为指导思想,以学习体育运动基本技术为手段,运用学生实践体验为方法;

③根据不同年段设计课程内容和专业基本技术,并结合体育游戏,合理设计各专业教学项目、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努力探索学生的学习练习方法;

 注重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和体育基本功水平,有针对性地采取学习与练习交替一体化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创新型教学;

十、考核与评价

1.课程考核建议

体育课成绩评定采用结构考核办法

(1)体育课出勤及课堂表现(百分制,权重为40%

①要严格考核体育课出勤情况,上课纪律、学习态度

②根据考勤册出、缺勤的纪录核定

③原则上一个学期无故旷课该门课总学时1/3以上者,不得参加期末课程考试;病假应有医生证明和辅导员签字同意的假条,事假应有班主任或学生处签字同意的假条,病、事假累计超过该学期体育总授课课时数1/2者,不予评定体育成绩;身体残疾或者有先天性疾病不能出勤参加体育运动的学生凭医生证明和学生处签字,由所在系报教务处批准可免修该门课程。

2.运动技术考核内容与方法(百分制,权重为60%

①考核与检查内容:各年级学生运动项目和身体素质检查与评定。

②考核与检查方法:应将体育与课程标准规定的技评动作进行预先检查,并据此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测验与考评。特别要注意强调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能力的培养。一项主要教学内容教完后,对学生掌握动作技术和运动能力阶段考核与测验,学期成绩总评时可参照各阶段成绩进行总评。

3. 体育课成绩的计算

总分=(运动技术考核×权重70%+(体育课出勤及课堂表现×权重30%

4. 关于体育课补考、缓考、缺考的规定

①缓考:凡因受伤、患病或其他特殊原因无法参加考试者,可持有医院、校医证明,并经教务处同意后可申请缓考。

②补考:凡期末成绩,学年成绩不及格者,批准缓考者,可申请补考一次,补考应按规定时间进行,过期不予补考。

③缺考:凡期末无故缺考的学生,一般不给予补考。但有特殊情况,本人向校教务处书面申请,经教务处批准可给予补考。

十一、建议与说明

(一)教材编写

建议编写适合医学类的校本教材。

积极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是顺利实施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目前我院体育选修课已开设项目有:田径、篮球、足球、排球、健美操、排舞、羽毛球,各个项目都有开发和利用的空间。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①人力资源的开发;②体育设施资源的开发;③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④课外和校外体育资源的开发;⑤自然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⑥体育信息资源的开发

(二)教学资源

体育与健康课程场地设施见表:

 

项目

学习场地、设施

田径

田径场一块与相关设施器材

篮球

篮球场5块与相关设施器材

排球

排球场2块与相关设施器材

足球

足球场一块与相关设施器材

太极

操场与相关设施器材

健美操、排舞、形体训练

形体室2间、体育馆1个、操场与相关设施器材。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红河卫生职业学院体育部      技术支持:教育技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