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精”养成记——临床与公卫学院SP团队在成长!
 

      医学生“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是目前医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它既是医学生专业学习的动力引擎,也是培养医学生岗位胜任力的原点。结合我院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客观实际,同学们进入临床实习前普遍对未来临床工作缺乏认知及动手实践能力,为改善这一现状,弥补和贴近部分临床教学实际,临床与公卫学院自2018年起开始了标准化病人( Standardized Patient,SP )团队的探索之路。现就三年来关于SP团队的成长历程作如下分享:
 一、培训初体验
 当时还是临床医学系的我们,在林坚主任的带领下参加了全国标准化病人师资培训工作坊进行理论学习,并着手制定SP招募、培训、考核等计划,SP的应用定位于临床专业的日常专业课教学和实践技能考试。
  
 
 
     二、
 SP工作小组
 成
 立
 了
 ~
 工作小组成员包括: 
 SP管理人员:王洲敏和朱纹懿两位老师负责SP的招募、组织考核和日常管理。
 SP剧本撰写人员:林坚、王方、陈朝明、冉健、刘冉丹、杨丰毓、谈瑄、邹怡航等内、外科专业老师们负责SP案例脚本书写及1V1培训、标准化病人考评。
 SP培训师:王洲敏、朱纹懿、杨丰毓主要负责医学专业知识培训、记忆表演培训与技巧讲授。
 
 三、如火如荼的SP招募、培训与考核、应用进行时……
 我们采用微信公众号发布信息、班级线下宣讲等多种方式的宣传,扩大了SP的知识普及和在师生群体中的影响力。经报名入围的同学共计70余人参加了面试,大家在现场展示自己的特长和“表演神技”。经过层层严格的筛选,临床与公卫学院SP团队新加入两批次的SP共27人。他们在校期间进行了严格的培训和考核,作为SP被广泛投放、参与临床专业的课堂教学和考试~
     通过与新加入的SP成员齐摸索、共努力,建立SP管理系统:通过SP签到表、SP QQ群,与SP签订合作协议等方式实现SP的统一管理。目前,我院SP被常规应用于临床内外科课堂教学和考核评估及(助理)执业医师的考核当中。
 
 
 
 临床与公卫学院SP团队的建设在继续发展着,这其中离不开领导们的关心、指导和鼓励,也倾注了临床老师和同学们大量的人力、物力,我们不断总结经验并及时改进,将SP在课堂、临床教学和考试中的应用逐步引入正轨,但SP的培训和应用还需要在探索中不断发展和成熟,为推动教学改革积累更多经验。未来,我们期待能有更多愿为医学生临床教学做贡献的有识之士加入我们,使SP能够被更多专业如:医院临床教学及考试、护理、康复、影像等专业所拓展使用,不断更新发展观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