孜孜不倦育才路 矢志不渝育新人

一、“学”字为先,勤奋学习是成事之基
刘绍康,男,汉族,1994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2016年7月毕业,2017年8月到红河卫生职业学院从事辅导员工作。2018年3月—2020年12月任红河卫生职业学院学生处德育科科长;2020年12月至今任红河卫生职业学院口腔学院团委书记、总辅导员。从事辅导员工作的五年中,他一直坚守在学生工作的最前线,以四有好老师严格要求自己,在学生群体中树立良好师德师风,所带学生共计861人。先后担任17专护10班、17专护18班、18专护4班、18农村医学1班、19专护9班、19专护10班、19口腔2班、20口腔1班、21口技2班、21口腔2班、22口腔1班、22口腔2班等15个班班主任。曾连续四年获得红河卫生职业学院“优秀辅导员”称号、第十届“挑战杯”云南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校级赛“银奖”指导教师、第八届云南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级赛“金奖”指导教师、红河卫生职业学院第六届辅导员技能大赛“二等奖”等荣誉,先后参加云南省第二十二期高校骨干辅导员专题培训班、云南省易班发展中心培训、云南省高校辅导员网络培训等30余次。
“干”字为重,干事创业是人生追求
持续创新,引领先锋。
红河卫生职业学院作为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交叉领域,在生源、培养方向、人才培养规格、学生管理等方面具有与其他普通高等教育不同的职业教育特点。五年来,他一直研究职业教育学生管理,根据红河卫生职业学院的生源结构特点,他率先提出五年制学生与三年制学生两个结构层次的学生管理方案,五年制学生以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助手管理模式,已养成教育为主。三年制以辅导员+学生助手管理模式,以适应性教育为主。
坚守一线,提升思想。
辅导员是从事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生日常管理、就业指导、心理健康以及学生党团建设等方面的工作的教师,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保持学生管理的先进理念,他不断学习,参加云南省第二十二期骨干辅导员培训班以及各类网络培训等学习。将传统思政教育+线上平台融合在一起,学生的热点焦点问题在微博,他就开通微博个人平台;学生喜欢刷抖音,他就在抖音拍着正能量小视频。总之的舆论在哪里,他就将意识形态工作转移到那里。
结合专业,拓展就业。
他坚持“转变就业观念、加强就业指导、完善就业政策、健全就业服务、拓宽就业渠道、培育就业市场”的工作思路,提升就业指导服务水平,巩固并拓展就业市场,常年走访云南省各地州了解市场需求,根据学生年龄、家庭成长环境、基础教育环境等制定相应培养模式。总体保持口腔学院就业率达95%,口腔医学就业率100%。提出将学生就业工作端口前移,将就业工作贯穿到全过程,新生入校开始培养学生正确的就业观。将假期见习作为学生就业的突破口,学生见习是找好就业点,通过三年的校内学习+校外见习共同打造学生就业出口。
家校共育,政企合作。
学生的培养不是单一的学校教育,建立家-校-企业-社会的联动机制,充分发挥各级力量使学生真正得到全方位的培养。
融入学生,树立榜样
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工作中要掌握班里每个“准成员”的基本情况,注意学生的构成,熟悉每个人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只有充分融入学生才能发现学生群体中需要重点关注的贫困、心理、学业、就业等问题学生,同时也能挖掘优秀学生的先进事迹。
“实”字为要,取得实效是衡量标准
开创社会实践与专业课程相结合的模式。
五年来他十分重视实践教育,注重把实践育人作为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2021年3月,口腔学院率先将大学生社会实践纳入人才培养计划,并不断探索形成了课程化建设的有效方法和长效机制。结合红河卫生职业学院口腔学院“牙科基层联盟”平台,在校生分批次到基层卫生院进行牙科义诊,自2021年以来牙科义诊次数达10次,在未来几年逐步覆盖红河州各县市。从2020级开始实施社会实践与专业课程相结合的模式以来,至今已覆盖2020届、2021届学生近600余人,有效地引导了大学生走出校门,到基层去,到人民群众中去,向实践学习。未来将逐步实现对红河州基层卫生院口腔科人才对口支援。2021年12月,2020级口腔医学专业学生赵翠如同学参加云南省2021年“铭鼎杯”大学生模拟求职大赛荣获“铜奖”。
创新实干,理想信念教育出成效
“育人造士,为国之本”,三尺讲台维系着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每一个教师都负载着民族的希望,都应该把自己的理想信念融入到现实的教学工作之中。
通过五年的基层工作,将理想信念融入日常管理中,他培养的学生2018级口腔医学学生王云松担任开远市小龙潭卫生院口腔科主任、2018级口腔医学学生尤浩担任弥勒市竹园卫生院口腔科主任等4名同学到基层卫生就职。2019级、2020级学生加入到基层工作学生达50人。2022年8月2021级口腔医学专业张秋迪、2021级口腔医学技术专业范梦婷同学闻令而动、逆行出征,义无反顾加入“逆行者”队伍,生动诠释了“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医学生誓言。两名同学以先进为榜样,毅然投身志愿服务工作,为“守城”而战,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健康,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以人为本,德育先导,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他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抱着让每一个学生都各尽所能,成为有用之才为目标。因材施教培养好优等生,给予充分肯定,加大培养和锻炼力度,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使其更加优秀,为其他同学树立榜样;因势利导转化好学困生,需要更多的耐心和细心去引导他们爱上学习,发掘他们的闪光点,及时进行表扬鼓励,加强家校联系,共同做好后进生的思想、心理辅导工作。并结合爱国教育、法纪教育、安全教育、感恩教育,促进学生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形成,教育学生面向祖国、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五年来,所带班级荣获云南省先进班集体2次、云南省三好学生10人、云南省优秀学生干部6人、云南省优秀毕业生20人、校级五四红旗团支部1次。
四、“凝”字为钙,经验总结是强基固本
(一)根据班级实际,打好班级管理基础。
通过现代大数据观察,进入红河卫生职业学院的学生往往具有复杂多变的学习和成长背景。在班级成立之初,入学后进入学校前,班主任要掌握班里每个“准成员”的基本情况,注意学生的构成,熟悉每个人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学生报到时,基本上可以了解学生的爱好、特长和家庭情况,说出学生的名字,并与他进行第一次交流。无论学校如何隆重举行开学典礼,班主任的行为都能使学生产生亲切感,既能贴近师生情感,又能为后续班级建设和个性化教学打下基础。
建班之后,通过军训和一段时间的接触,同学之间有了初步印象,也就有了民主选举班委、支委的基础。班委会、团支部作为班级自我管理的组织,在班级日常管理、活动组织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选配好班级干部是奠定未来三年班级管理成败的前提之一。
(二)顺应时代所需,树立积极正确的价值导向。
高职学生在学习期间,正处于从未成年人向成人的转变过程中,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仍在形成。辅导员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指导、团队发展、主题班会等活动,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尽到自己的职责。
价值观念在融媒体、自媒体快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各种信息的获得变得容易且真假难辩。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回答“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的问题,班主任教师在管理班级、指导就业、组织活动过程中,不能仅重视职业技能的培养而忽视意识形态的教育与引导,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学生管理和班级建设等所有活动中或明或暗的价值导向主线,使“崇尚英雄、尊重模范、学习先进”成为风尚,促进全班同学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不断提升,激发学生的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
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