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夏天,15名红河卫生职业学院护理学院的同学们没有选择安逸的假期,而是带着课堂所学的专业知识,回到自己的家乡,走进社区、医院和基层单位,开启了一场名为“返家乡”的暑期社会实践。对他们来说,这不仅是一次实践,更是一次青春的历练和温暖的传递。
“在学校学的是护理,但真正把知识用出来,感觉特别不一样。”参与婴幼儿托育服务的蒋付琴同学笑着说。在暑期托管班里,她不仅辅导孩子作业、讲解安全知识,还通过绘画、手工、团队游戏等活动,培养孩子协作能力,“看到孩子们从陌生到信任的眼神,我才真正理解了‘守护童心’的重量。”

另有同学在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体验了导医的工作。每天早早到岗,整理导诊台、协助患者挂号、指引诊室方向。“一开始会觉得累,但每当能缓解一位焦急患者的情绪,心里就特别踏实。”一位同学感慨“和医护人员一起工作的这些天,我才真切体会到什么是‘医者仁心’。”

“温情服务” 成为实践的暖心底色。罗雨佳同学参与当地 “银发冲浪” 活动,针对家乡老人对智能手机的陌生与焦虑,从微信沟通、在线挂号到识别诈骗链接,用生活化举例放慢教学节奏,助力老人跨越 “数字鸿沟”,从微信视频到医院挂号,一遍遍讲解,“看到爷爷奶奶们终于能和外地子女顺畅视频聊天时,那种成就感难以言表。”她说。
在社区服务的钟如意同学则为环卫工人送水、陪独居老人唠家常,在“八一”建军节前夕为优抚对象送去慰问物资,在微小善举中感受“平凡坚守” 的价值,传递社区温暖。

在党政办实践的吴秀权同学,则从文件整理、会议筹备到接待群众咨询中,体会到了基层工作的细致与责任。“这份经历让我学会了更耐心地倾听,更高效地沟通。”

实践中,学子们化身“多面能手”,在不同岗位绽放光彩。走出“象牙塔”,才真正看见社会的需要。”这是许多同学的共同感受。这个暑假,他们不仅提升了专业技能,更在服务中深化了对家乡的情感与责任。未来,红河卫生职业学院将继续推动这样的实践活动,让更多学子在实践中成长,用专业和行动书写新时代学子的青春篇章。
文稿:护理学院 马金琳 宣传部 刘若帆
图片:钟如意 罗雨佳 吴秀权 蒋付琴
一审:李珊清
二审:张蕴桔
三审:周云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