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卫生职业学院
融入“一带一路”,塑沿边高职医学教育品牌
红河卫生职业学院目前是红河州及滇南地区唯一的医药卫生类高职院校,学院地处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学院结合实际确立了“滇南一流、省内领先、东南亚有影响的集教育、培训、科研为一体的沿边特色高水平医药卫生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定位,主动承担起培养国际化高素质医学专业人才,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有力人才和智力支撑的重要任务,竭力提升我国医学职业教育的国际影响力。自2017年招收留学生至今,在人才培养方案、师资建设、管理制度、管理体系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提出了具体措施。
一、国际合作办学取得的成绩
截止2020年7月,学院共有来自老挝、缅甸、泰国的41名来华留学生,全部就读于临床与公共卫生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在正式进入专业学习前,通过公共课部汉语教学,留学生已具备扎实的汉语基础,汉语水平等级考试(HSK)四级及以上过关率达90.2%以上。留学生在后期临床教学和综合实训中能适应教学安排,顺利通过各类课程考试和实习,获得了任课教师和第三方实习带教医院的一致好评。
2020年7月,2017级的16名留学生顺利毕业并回国实现就业,就业率达98.3%,还有部分同学有继续升学提升学历的意向。2019年17、18级的8名留学生获得云南省政府奖学金。留学生整体素质良好,品行端正,学习刻苦勤奋,生活简朴,树立了学院留学生培养的良好口碑。
(图1:17级留学生同学国外毕业留影)
二、国际合作办学典型做法探索
(一)多部门联合,科学制定符合留学生实际的专业人培方案
根据留学生群体的特殊性,结合医学职业教育的特点,学院采取“2+1”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教学,由公共课部牵头,联合基础医学院、临床与公共卫生学院共同起草和制定了《国际学生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留学生人才培养作为重点专项工作来抓。

(图2:学院留学生工作座谈会)
(图3:省卫健委尹红达处长指导调研)
在课程体系建设中,结合留学生生源国对临床医疗卫生人才需求的特点,基于留学生汉语文化水平的掌握程度科学合理设置课程,坚持“以生为本,德技双馨,理实一体,全面发展”的原则,一、二年级在校期间的理论课教学开设有公共基础课(必修+选修)、专业基础课(必修)、专业课(必修+拓展)三大类共计30余门课程,课程内容涵盖语言、文化、体育、计算机、心理、临床六大类,其中临床类课程将理论教学与国内外临床见习紧密结合,做到“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专业培养模式。教学全部配备信息化教学设备、虚拟仿真实验室,并由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负责,软硬件设施得到了充分保障,促进留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图4:留学生班语伴互动课) (图5:留学生泼水节活动)


(图6:留学生同学中文软笔书法比赛获奖) (图7:留学生班实习动员会)
在通过全部理论课程考核后,学生将集中送往学院附属医院(滇南中心医院---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进行分科室带教实习,全面夯实临床业务能力和汉语运用水平,经过严格的实操训练,具备执业医师基本的业务素质和能力后通过出科考试方能进行科室轮转,完成实习。最终在理论课程和实习全部合格达标后方能准予毕业。
(二)狠抓师资队伍建设,注重教育教学质量水平的提高
师资队伍的水平直接影响着留学生人才培养的质量。学院始终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留学生教育教学管理的重要环节狠抓落实。一是精选骨干教师,组建教学团队。留学生班级医学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都由各学院教育教学经验丰富,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教师承担教学任务。二是专人专课,实行课程负责人制度。按照各教师的专业特长,合理安排教学任务,组建教学团队,分模块进行理论和实训课教学。目前,共建成留学生汉语言文化教学团队、基础医学教学团队、临床医学教学团队三个固定的教学团队,共计20余名教师,各团队设有留学生教学工作负责人,实行层层分管,责任到人,专人专课,按照教学周期,定期举行师生双向教学互评反馈会议,及时解决留学生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督促教师进行诊断改进,提升教师留学生教学管理能力。

(图8:留学生工作部教研室集体备课) (图9:参加全国非通用语种教师培训)
(三)强化管理,向管理要教学效益
学院自招收留学生以来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逐步加强和完善留学生管理工作。一是建立健全和完善制度,规范管理服务工作。学院成立了来华留学生教育教学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指导留学生整体工作;同时明确了承担留学生教学和管理任务的二级教学部门---公共课部的职责和工作流程,下设有具体负责留学生工作的教研室;出台来华留学生相关教育管理制度文件,健全和完善留学生管理制度;加强留学生管理队伍建设。二是多部门联动,国内外联合管理和培养。以公共课部为主,综合校内统战部、教务科、学生科、保卫科等一级行政教学管理部门进行协调管理,力争将留学生管理工作做细做实;以学生为中心,联合派遣国派出机构,实行人性化管理服务,全面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尽力帮助解决学生面对的重要困难和问题。三是探索新形势下留学生教育教学管理体系,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学院参照和借鉴国内学生的教育教学管理办法,对来华留学生培养和日常教育教学施行“趋同化管理”。
(图10:公共课部领导带队看望在州医院实习的17级留学生)
重视建立“以生为本”的来华留学生服务和保障体系,在情感和生活上给予留学生更多关心和帮助,加强对来华留学生的过程管理,进一步细化和完善留学生的具体管理,将留学生安全、身心健康、思想教育、学业指导等方面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常抓不懈;同时注重提升教辅人员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不断探索和完善新形势下的留学生教育教学管理体系,提升学校对来华留学生的影响力,努力培育出更多“德才兼备,知华友华”的优秀国际医疗卫生人才,为“一带一路”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