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组建不到一年、尚处于襁褓中的中共云南组织面临着严峻的考验。1928年1月,云南地方实力派紧跟蒋介石的反共步伐,在省内加大对共产党组织的镇压,搜捕共产党员、革命群众和国民党左派人士。昆明地区的工会、农民协会、妇女协会、学生联合会被破坏,云南中共党组织工作重心完全转移迤南地区。为保证工作顺利进行,云南省特委根据1928年5月《中央致云南临委信》中,要求中共云南组织召开一次扩大会议,产生5人至7人的临时省委的指示,决定召开中国共产党云南第一次代表大会。
1928年5月,中共迤南区委派党员黄明俊等人到蒙自查尼皮村开展工作。他们很快在查尼皮及附近十几个村子发展党员80多人,建立党支部20个,建立农民协会10多个,会员发展到800多人,并组建了查尼皮游击队,这是云南党组织建立的第一支游击队,查尼皮成为党在滇南的重要工作据点。此外,查尼皮村一方面除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比较便利外,更为重要的是党在这里的工作开展得早、开展得好,有较好的群众基础。另一方面,查尼皮村的位置既隐秘又便于向外流动,站在山坡上能清楚地看见从四方山路上来的人,易守难攻。

在革命形势急剧发展的迫切需要下,1928年10月13日,中国共产党云南第一次代表大会在蒙自查尼皮村共产党员李开文家的茅草屋内举行,会期两天。吴澄、吴少默、李鑫、杜涛等17名代表参加会议。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云南第一次代表大会决议案》等4项决议,代表大会认为中共南党组织虽然历史很短,但由于积极工作,在群众中已经产生了“相当的影响”“本省党的新政策在有工作的城市中,都能引起群众的注意而表现热烈的欢迎”,起到了“革命先锋队”的作用。
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第二届中共云南省临时委员会,书记陈廷禧,常委陈廷禧、吴少默、张舫,委员吴澄、陈家铣,候补委员杜涛、杨立人(杨达经)。此次大会是中共云南党组织召开的第一次全省党代表大会,也是中共云南党组织在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召开的唯一一次党代表大会,在中共云南党组织历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
如今的查尼皮,历史文化与时代精神熠熠生辉,多年来,蒙自市在会址建设上,坚持将红色人文景观和绿色自然景观结合起来,把革命传统教育与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结合起来。省、州、市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先后投入4560余万元对会址进行2次较大改扩建。目前,会址已建设形成占地620余亩,以会议旧址、陈列室、党性教育室、竹博园,浮雕墙等为主要设施,集成宣传、教育、学习和旅游观光一体的红色文化革命纪念地。
修建后的查尼皮庄严、安详、静谧。陈列馆里陈列着革命先烈的遗照和事迹,展示着有关蒙自地下党活动情况的图片,党代会期间革命先烈使用过的马灯、木桌、条凳等每一物件,都在无声诉说着那个特殊历史时期的风风雨雨。每年建党节、国庆节等重大节日,来自全州、全省的各级党员干部集体到此参观学习,围绕“寻根、对话、感悟、传承”的主线,通过“瞻仰一次革命遗址、重温一次入党誓词、合唱一首国际歌、观看一个专题片、听一堂党课、作一次体会交流”的方式,接受深刻的红色文化洗礼。
查尼皮年均接待参观人数达五万人次左右。通过建立一部手机游云南、数字化提升等,以及微信公众平台、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扩大宣传渠道,吸引参观游客。出版《烽火查尼皮》《云岭红墙》等书籍、拍摄了《光荣的查尼皮》《云岭薪火》《杜涛》等记录短片。
如今的查尼皮,红色文化与绿色文化相辉映,闪烁着璀璨光芒。
(来源于今日蒙自)